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 >> 

我进村的那些日子

我进村的那些日子

    我进村的那些日子

  • 作者:藤斗分类:现代主角:池昉 许清源来源:长佩时间:2025-06-05 16:24
  • 《我进村的那些日子》这文一定要看:高校教师池昉为晋升镀金,带着玩世不恭的假面来到鉴云村,却撞见正经历婚变的温润人夫许清源。当情场猎手以"扶贫"名义接近这个被村民避之不及的"天煞孤星",却在对方递来的热茶与真诚里逐渐溃不成军。从"玩玩而已"的恶劣分手到暴雨夜红着眼拍打对方家门,池昉终于明白——这场始于算计的征服游戏里,先跪地求饶的竟是自己。
  • 立即阅读

精彩段落

视频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每次谁先说了结束语,下一个人又扯了句新的,然后话题接着延续。不知不觉间池昉已经迷迷瞪瞪,哈欠来了三四个,许清源说道:“不打了,你去睡觉吧。”

十分钟前他也是这么说的。

“那你挂吧。”池昉歪在床尾凳上,还没洗澡,手举得太酸,他用一个手机支架把手机架在床尾,刚好照着他侧转过来的脸。

浓密的眉睫,像梳理过一样形状整齐又生机勃勃,池昉的鼻子特别秀挺,略转动一下脸,一管线条柔和却高挺的鼻梁就在画面里怼了过来。

这个角度有点熟悉,总让许清源想起他睡在自己枕边时的模样。

“那我挂了,你去洗澡吧。”许清源说。

“不想洗了,想直接睡觉,明早再洗。”

对面人提醒:“现在是夏天,你明天得臭得发酸了。”

“又没人知道,等我出现在人前的时候还是香香的。”

“少犯懒,快去吧。”

反正挂了电话以后许清源也不知道他洗没洗,池老师眯缝着眼睛摇摇手:“拜拜。”

“等等。”许清源道,“视频放这里开着,你洗完了出来再关。”

池昉撑起眼皮:“不是吧,这么不信任我?”

“你懒得很难让人信任。”

服了他了,这管教手法简直就跟学生时代的班主任似的,还是带毕业班狠抓升学率的那种。

池昉只得爬起来,拿了套换洗衣服,把压得皱巴巴的上衣脱掉,然后凑到床尾对着镜头打招呼:“我去洗了哦,够不够放心啊,要不要我把手机带进浴室?”

突然出现的半裸身体,让许清源用手掌盖住了屏幕,他一字一句地说:“赶、紧、去、洗。”

调戏成功的池昉,得逞地向浴室走去。

对面静了许多,许清源松开手掌,池昉已经不在画面里。

总算乖乖去洗澡了,他不由得呼出一口气,继而放松地微笑了一下。许清源的视线投向桌上的协议书,最后一页已经签上了他和夏晴的名字。

不知道为什么,他最终没有在电话里告诉池昉这件事。

等那人回来的时候,再亲口对他说吧。

早晨8点28分,池老师紧赶慢赶地将将开到村委,万幸没有迟到。他摘下防晒面罩和袖套,大口呼吸了下新鲜空气,太晒太晒了,这趟漫长车程下来,即使戴着墨镜都感觉快要瞎了。

三伏天大发神威,把池老师蒸烤得蔫头耷脑,睡眠不足叠加没吃早餐,池昉弱弱地走进了村委办公室。

众人陆续在洗杯子打水,他打完招呼坐到办公桌前,座机适时响了起来。

“喂,池老师,我是文化站的小李。”

“哦你好小李,有事吗?”

“是这样的,我在工作群里发了这次民俗文化节的流程表,是领导们刚刚敲定的终版。今天是最后一次彩排,虽然池老师你任务不重,但是金站说还是需要全员走位一遍,让我来叫你一声。”

“哦好的,我马上看下。”池昉赶紧开电脑,果然群里已经有一串“收到”,他将表格下载下来后搜索自己的名字,把需要他完成的任务标红。

池昉,迎宾,站位:入口处/主舞台8:00-11:00 文化广场18:30-20:30,后面跟了一个括号。

他的眉毛抽动了下:“小李,括号穿玩偶服的意思是……?”

“噢,小龙人玩偶服,形象代表我们‘龙溪’。到时候池老师你先站在入口欢迎游客们,等开场时间差不多了,再转移去主舞台那边,发发气球和奖品之类的。晚上负责文化广场那片的音乐演出,按往年经验预计年轻人挺多,小龙人可以吸引游客们打卡拍照,上传社交媒体有利于宣传龙溪。”

也就是说,在这个40多度的高温天里,让他包裹得密不透风,在户外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扮小龙人揽客?

“小李,这和我理解的迎宾差距挺大的……”

“所以一开始金站安排你做主持嘛。”

“……”

好好好,谁叫他胆敢拒绝金海强的命令,这不就是明晃晃的现世报?池昉在内心呵呵两声,小鞋来得真巧,第二天要举办活动了,今天才来告诉他,流程都敲定好了最终版,完全不存在转圜的余地。而且真要理论起来,上午三小时,晚上两小时,都不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虽然辛苦却能够忍受,谈不上刻意虐他,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宣传文化工作。

池昉识时务,没有推来挡去地扯皮:“怪我,一开始没领会金站的良苦用心。几点彩排,我到时候过来。”

“大概一点吧,先排一遍调整细节,等领导们来了再看一遍,应该就差不多了。”

“行,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他就一脸便秘,蒋丽芬敲敲键盘,问道:“怎么,金海强又整什么幺蛾子了?”

池昉把来龙去脉说完,她愤愤道:“哎哟哟,天底下哪有这种人的!民俗文化节办了好几届了,从没见过三伏天让人穿玩偶服去迎宾,志愿者引导是有的,穿件红马甲就好了呀!”

因为这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工种。

“赖我倒霉。”池昉叹口气,“我自己说了不做主持其他都愿意配合,说出去的话总得做到才行。”

“天气那么热,吃苦头的!”蒋丽芬提醒:“你以后和金海强打交道要留个心眼,这个人噶难搞。”

“没事,平时也碰不到几回。”

他在鉴云村里待两年,本职工作是服务好鉴云村,参与龙溪乡的活动全凭良心。金海强嫌池昉傲也不算冤枉他,池老师就是懒得对这位爱摆谱的乡里“大官”多花心思。

气象台刚刚发布完高温红色预警,应景的太阳果真又毒又辣,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参加彩排的人不少,分别在各自的区域里准备,街边的摊位搭建得差不多,整条长街挂满灯笼,置景充满了中式浪漫的氛围感。

池昉试穿了下玩偶服,里面装了两个风机,头上一个腰上一个,大约不至于当场热殒命。但穿着这身大家伙行动实在又闷又重,很容易喘不上气,特别不舒服,他只穿了一会儿工夫就脱了。明天有足够的时间需要装在这副壳子里,没必要提前受苦。

彩排走位不复杂,被这毒日头煎烤,众人一心只想早些结束,各自配合无间,竟比先前任何一次彩排都要丝滑。小李见状很满意,忙给金海强去电,邀他可以来现场验收成果了。

池昉在边上竖着耳朵,一听那话头就没好事。果然挂完电话的小李抱歉地对大家说,金站还在接待领导,最晚可能要五点多过来,他说尽可能早些。

得,又得等一个多小时。

人群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抱怨的叹息。

池昉站起身:“这里离鉴云村的文化礼堂不远,大家去那边休息下吧,这么干站着也不是办法。”

小李的脸晒得黑黑亮亮,他用草帽扇风道:“池老师,解散后再汇合难免三三两两的,再说金站万一提早过来……”

“咱们定好时间,四点五十集合,肯定来得及。太阳这么大,白等一小时干什么。”

大家都觉得池昉说的有道理,小李也热得受不了,点头说那就这样吧,于是百来号人浩浩荡荡地走进了鉴云村文化礼堂。

回到村子里池昉就跟回了自己家一样自在。他去附近的小店买来了五箱矿泉水,招待这些临时造访鉴云村的“客人们”,他自己也拧开瓶盖一口气喝完一整瓶,然后随便拉开一张椅子坐下,趴在长桌子上开始闭目休息。

太累了,三个小时或走或立,期间没有坐下来过,户外被太阳晒到的地方烫得如同从火炉里炼过似的,没有人的屁股能承受这种极限温度。

比起外面的火焰山,文化礼堂阴凉舒适,光线柔和,很适合疲乏之后的昏昏欲睡。很快,偌大的厅里睡倒了一片人。

于是,等金海强陪同区里乡里的领导,从两辆小轿车中下来时,彩排现场一个人都没有,给小李发消息也不见回复,登时把他的脸都气绿了。

打瞌睡的小李被电话声音震醒,看到金海强的来电显示吓了一跳,胆战心惊地接起来:“金站。”

“你们人呢!”

“在、在鉴云村的文化礼堂休息,才四点半,领导们都到了?”

“废话!你们不好好在排练现场等着,都跑鉴云村干什么,赶紧集合过来!”

金海强发了好大一通火,把小李愁得忙把一屋子人喊醒去集合。

“池老师,快起来!你可把我害惨了!”

睡梦中的池昉被小李摇得睁开眼睛。

他还迷迷糊糊的:“闹铃没响啊……”

“区里领导怕大家等着太热,催金站提前过来,没想到一个人都没在……哎呀赶紧过去吧!”

百来号人又稀稀拉拉地回到了彩排现场,个个精神倦怠,人心涣散,恼得金海强眉毛都快竖起来了。好在区里的领导比较人性化,听说大家是在附近的文化礼堂短暂休息,第一时间表示了理解和体谅,还嘱咐乡里得做好保障工作,明天多准备水和绿豆汤,设置好休息区,别让工作人员中暑。

金海强闻言指示小李道:“你赶紧去给大伙儿买几箱水来,待会儿彩排起来肯定口渴。”

几个人摆手。

“不用不用,池老师给我们买了。”

“我们喝过了,文化礼堂还有两箱呢。”

“是啊,不用忙了。”

七嘴八舌的几句话结束,小李补充了下:“池老师看大家辛苦就买了水,金站,要不我去把剩下那两箱搬过来?”

方才听说众人都在鉴云村的文化礼堂里,金海强已经猜到多半是池昉的主意,现下又被对方越俎代庖地做了保障工作,尤其在区里领导面前,显得他这个负责人工作多不细致似的。

金海强批评道:“两箱哪里够!你去买个四箱来,我之前吩咐你后勤工作不能马虎,你是一点都没走心!”

乡里领导拦了一下:“好了好了老金,已经有水就别浪费买了,日头这么晒,还是早点看一眼彩排吧。”

顶头上司发话,金海强诶诶应承两声,只得作罢,但心里面看池昉,真是越来越不顺眼。

同类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