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 >> 

一往青深

一往青深

    一往青深

  • 作者:公子庆昭分类:现代主角:于深 何青峋来源:废文时间:2024-04-06 17:26
  • 《一往青深》是由作者公子庆昭倾情打造的小说,于深何青峋是小说的主角,小说一往青深讲述了:他们都是孤独的人,就是因为如此才会吸引对方,也就是因为如此,才会喜欢上面前这个人。
  • 立即阅读

精彩段落

寒假过后的第一天,学校里还是弥漫着松散的味道。于深在踏入教室的那一刻,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抬头一看课表,才发现——糟糕,第一节是化学课。

于深暗道不好,困劲儿都散去了三分,书包放放正准备撒腿就跑去化学办公室,被同桌大头叫住了:“诶于深,化学作业借我抄抄呗,我写不完了涂两笔上去。”

“姜老的作业都敢不写,胆儿挺大啊你。”说话间便打开了后门准备出去。

大头却狡黠一笑:“是不是姜老的作业还不一定呢。”

于深迈出的脚步顿了一下,随后头也不回地说:“作业在我书包里,自己找。”

高一十三班的化学老师姜明,人送封号“姜老”,取自于“姜还是老的辣”,其手段之铁血,可见一斑。于深,作为高一十三班化学课代表,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不仅包揽了收发作业甚至批改作业的活儿,而且被姜老要求每节化学课前提前五分钟去她办公室——给她的保温杯装热水并带到教室。由于姜老有时布置的作业实在是过多,于深还会与她据理力争,也不出意外地获得了高一第一学期的“优秀课代表”之称。

于深敲了敲化学办公室的门,无人应答。推开门,惊讶地发现办公室布局变了:靠近门的那一排,多了一张桌子。桌面实在过于整洁,唯有一叠试卷斜斜地压住了一本备课笔记本。他斜斜地瞥了一眼,看到备课笔记上的署名:何青山。

十里青山远。于深的脑子里蹦出来这句话。好吧,这只是语文寒假作业里的一首诗歌鉴赏,也不知为何给于深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于深继续往前走,走到最里面姜老的那张桌。奇怪,姜老的“本体”——保温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便条,上书:

于深:

寒假作业先不收,这节课有新老师来上课,要讲作业本上的题。以及告诉同学,不收不代表不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新老师?看来大头并不是在胡说。毕竟大头他爹也是化学组的老师,消息灵通得多。再加上姜老确实也到退休的年纪了,安排新老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也许,是那个“何青山”?

于深回到教室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一幕就是班上男生把大头和他的座位围得水泄不通。“于哥,你回来得正好!”盛年招呼他道,“大头说姜老马上退休了不教咱们了,真的吗?姜老有没有说什么?”

于深艰难地撇开一条道回到座位上,什么也没说,把姜老的便签展开给他们看。一群人欢呼太好了没写就是赚到,然后盛年问:“那你知道新老师是谁吗?”

于深本想回答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搪塞了事,但那句“十里青山远”又莫名其妙地蹦了出来,于是他鬼使神差地回答:“可能是何青山吧。”

这下连大头都好奇了,忙追问何青山是谁。可还没等他们问出什么名堂来,后门口传出了老姜一句中气十足的怒斥:“都围在一起干嘛呢?没听见上课铃啊?”众人作鸟兽散,刚坐定,预备铃才姗姗来迟。要不说没听见上课铃呢——于深和大头相视憋笑,原来是还没打。

教室里的嘈杂瞬间都淹没在了铃声里,教室正门出现了一道高挑的身影,寂静因着这道身影显得更为沉默。然而几秒后,前排传来女生小声的窃笑、惊呼,于深抬头,看见一位不认识的男老师。

平心而论,于深也能理解女生们的窃窃私语:他着正装,个子高挑,皮肤白皙,眉眼棱角分明。戴着眼镜和腕表,西服熨得服服帖帖。

确实是十分赏心悦目的那一卦。

“安静!这是何老师,这节课将由他来上。”姜老扯了张椅子坐在教室的最后,何老师向她笑了一下致意。

“大家好,我是何青峋,很高兴认识你们。这节课将由我带大家回顾一下上学期所学知识并讲解一下寒假作业。”

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他的名字。原来“峋”的右半边被试卷盖住了啊,于深哑然失笑。他的字也好看,用他们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很有风骨”。

教室很安静,静得都能听见粉笔灰落下的声音。

也许是教室的灯光太亮,照得何青峋的手好白。奇怪,明明于深坐在最后一排,还是能看清他纤长的手指,分明的指节和手背上蔓延的青筋。

“在上课开始之前,我想提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我们学化学的时候到底是在学什么?”

问题抛出来后所有人都低头沉默了,这是一个跳脱于高考体系之外的出格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于连思考这个问题都显得毫无意义。

何青峋等了片刻,无人回答,他也不在意,微笑着说:“没事,回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就当作是……”

话音被举起来的一只手打断了。

何青峋讶异地挑了挑眉,对照着讲台上的座位表点了名:“盛年同学,请说。”

“我们在学的是一种思维,一种科学的思维。”盛年语速很快,“从观察到提问,从提问到求证,这样的思维模式是要靠学习训练的。”

何青峋微笑颔首:“说得很对。”

于深总觉得有些无聊,但又不敢抬头看,于是顺手扒拉了一支笔开始转,没留神教室里又举起了寥寥数只手。

“那宋曼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我们事实上正在学自然的规律。”宋曼推了推眼镜,“为什么A能跟B反应而不跟C反应,这就是自然的规律教会我们的。”

何青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宋同学想得很深刻。”

于深本来转得风生水起的笔“啪嗒”一下掉了,砸在桌上,好大一声响。感到周围的人向他投来视线,他茫然抬起头,直直撞上了何青峋深邃的双眼,透过双层镜片。

于深不确定他是不是看到了何青峋朝他微微勾起了唇角。算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重重地往椅背上一靠,慢悠悠地举起了手。

不出所料,何青峋点他名了。

“于深同学。”

“与其说是学习自然的规律,倒不如说是法则。”于深摸了摸鼻子,“仍然有很多现象是跳脱于规律之外的,但‘法则’是万物都要遵循的。当然,身为人类的我们对法则仅是管中窥豹。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是可证伪的,我们所构建的自然科学理论只是不断在向法则的真相靠近而已。”

这还是于深第一次在课堂上发言时讲这么多话,说实话,他自己都被自己惊讶到了,坐下的时候,又略显局促地摸了摸鼻子。何青峋看他的眼神变了,盛着毫不吝啬的赞许和一丝丝好奇。这次他没有点评,只是带头鼓起了掌。

等大家的掌声逐渐稀疏后,何青峋才开口道:“感谢各位同学的精彩发言。我相信每个人都对化学学习的本质有自己的思考,无论你思考的结果是什么,我都希望那能成为你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理由。”

“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何青峋的课堂上同学们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模样,活跃得异乎寻常,一个问题抛下来,总有人接;不过他自己的讲课水平的确不赖,一节课不知不觉间就把寒假作业本上最重要的题全都串起来讲了一遍,重点清晰。不过于深倒是再没回答过问题——“把机会留给别人”,他自嘲地想。

下课铃一响,何青峋就拿着教案宣布了下课。走之前丢下了一句“化学课代表来一下303办公室”。同桌大头笑嘻嘻地转向于深:“诶于深,你这情报准确了5/6。”

“为啥是5/6?”于深收拾完桌子准备去办公室,听到这话无奈又好笑地问道。

“你一开始不是说他叫何青山么,根据偏旁部首的构字原理,右边的旬占了整个名字的1/6,怎么被你吃掉啦?”

于深置之一笑,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办公室。

303是个很大的化学办公室,整个高一的化学组老师都在这里。于深敲了敲门,然后听到一声“请进”——何青峋的声音。

于深走进门,何青峋果然坐在进门第一张桌子。于深朝他笑了一下:“老师,我就是化学课代表。”

何青峋也笑:“这么巧呀于深。上课回答得不错。”

于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姜老不知何时也走到他的旁边拍拍他的肩:“于深你来啦?我正好要找你。是这样,我今年四月份要退休了,以后就是何老师给你们上课了。这个学期我先跟何老师交接一下工作,你也多帮帮何老师开展工作。”

“好的姜老师。”

“那你跟何老师聊吧,我就不掺和你们了。”

“当我课代表挺轻松的。”何青峋轻笑,“只要及时收发作业,布置作业就行了,不用——”

他作出了一个捂半边嘴的动作,示意于深凑近听。

于深凑近,何青峋轻浅的呼吸喷洒在耳侧,听见他说:“不用给我保温杯里灌满热水去上课。”

同类优作